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生教育

我院举办第十七届研究生“唯实·创新”新时代学校红色教育暨教师教育课程思政学术论坛

6月29日上午,由我校教育学院与教师教育课程思政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第十七届研究生“唯实·创新”新时代学校红色教育暨教师教育课程思政学术论坛在教育学院308学术报告厅举行。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冷舜安教授、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伏清教授、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罗建文教授、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李炳煌教授、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李学教授、湘潭县彭德怀红军小学赵青松校长及我校副校长王卫军教授出席。

第一阶段由教育学院院长李海萍主持,副校长王卫军致欢迎辞。

王卫军首先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专家们一直以来对我校教育学科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诚挚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学院设置和学科专业等基本情况。他指出,开展好学校红色教育,既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诉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作为新时代的教育科研工作者,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构建学校红色教育体系,需要思考如何将红色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需要思考如何推动红色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他期待各位专家能为我校教育学科的特色发展诊断把脉,为教育学科如何进一步聚焦教育改革发展主战场提供指导和支持。

第二阶段由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李炳煌主持,罗建文、李学、赵青松分别作主题报告。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罗建文教授以“从百年党史中补足精神之‘钙’”为题,围绕百年党史阐明了“六个为什么”的问题,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信仰的味道为什么甜”“艰苦奋斗的本色为什么美”“党的靠山和底气为什么强”。他认为,百年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党史教育必须坚持“塑心”“培根”“铸魂”“育人”的初心,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从中汲取养分,补足理想信念这一精神之“钙”,进一步践行初心使命,锤炼党性修养,砥砺人生品质。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李学教授以“教科书的红色基因传承”为题,以教材编写理念为线索,以红色基因传承为重心,结合教科书编写的具体案例,揭示了教材编写理念由直接宣讲向有机渗透的转变,并进一步厘清了教科书文化中“继承与弘扬” 、“理解与借鉴”的不同对象,阐明了“认知——移情——力行”的教科书红色基因传承逻辑和“一个方向”“两个维度”“三个区别”“四个环节”“五个主体”的教科书红色基因传承思路。他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教科书的红色基因传承要充分考量红色历史事实与知识、红色文化内涵与思想、红色文化的时代意蕴,进入到文本的内语境,以实现移情为内在要求,并在实践活动中达成红色教育的目标。

湘潭县彭德怀红军小学赵青松校长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彭德怀红军小学育人之路”为题,介绍了彭德怀红军小学办学的基本情况,并就特色红色课程的开展和开发进行了重点阐述。他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一定文化的支撑和滋养,将红色文化作为育人的重要素材。红色基因融入学生血脉,必须做好重塑校园文化、构建红色特色课堂、开展红色特色活动“三步走”的工作,打造红军小学独特的红色校园育人特色。

第三阶段由教育学院院长李海萍主持,冷舜安、李炳煌、李伏清分别作主题报告。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冷舜安教授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为题,围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界说、课程思政中“思政”元素的挖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三个方面进行重点阐述。她认为,要解决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之惑”,分析“两张皮”现象之因,就要从三个“想一想”和三个“找一找”入手,深刻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了解时代对思政课程育人的要求,并牢固树立“大思政”意识,渗透思政讲专业、结合专业讲思政,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湖南科技大学教师教育课程思政研究中心负责人、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李炳煌教授以“课程思政视域下的教师课堂教学作为”为题,通过对政策文件的梳理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分析,从课程思政的认识理解、课程思政的认识误区、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思考等三个部分展开阐述。他指出,教师应深刻认识课程思政的立德树人本质和协同育人理念,把握课程思政课程融入的形式,把“干巴巴的说教”转变为“热乎乎的教学”,避免陷入泛化、机械化、标签化等误区,同时注意梳理专业课程所蕴涵的思政教育元素,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让课程思政成为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过程。

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伏清教授以“百年党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为题,以问题为导向,系统阐述了百年党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内容和原则、模式和方法。她强调,百年党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时代要求、思政课的任务责任、提升思政课实效的需求使然,百年党史中的创新理论、奋斗历程、精神文化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应遵循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和双“主”原则,创新性地运用“理论学习+宣讲实践”“调查研究+专题研讨”“虚拟仿真+新媒体和“校内实践活动+校外实践基地”等方法、形式、手段和载体。

最后,李海萍在总结性发言中对论坛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他表示,各位专家的主题报告 聚焦“红色教育”和“课程思政”这两个核心问题,围绕如何“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展开,集中阐明了学校红色教育的逻辑和路径、教师教育课程思政的内涵与价值以及两大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融合机制。论坛报告既有理论与实践的关涉,又有实然与应然的思考,值得我们在后续的研究和工作中继续探讨与践行。

本次论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既是一次学术研讨会,又是一次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还是一次庆祝建党100周年的专题活动。教育学院班子成员、党委委员、师生代表、党员代表70余人参加,在场师生纷纷表示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文/刘佳慧

图/童忠文 刘佳慧 胡芳

TOP